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十八章 初雪 (第1/3页)
第四十八章 初雪
纽约机场的喧嚣是另一种频率。楚夏推着巨大的行李箱,站在接机口汹涌的人潮里,声浪像无形的手推着她往前走。举着写着她名字牌子的男人西装革履,笑容标准。 “楚小姐,一路辛苦了。江总都安排好了。”声音隔着嘈杂传来。 黑色轿车穿行在林立的摩天大楼里。车窗外的霓虹招牌、密集的黄色出租车、步履匆匆的行人,一切都裹在一种冰冷的秩序感里。 南城那种黏稠湿润的空气,被这里干燥凛冽的空气取代。楚夏把额头抵在冰凉的车窗玻璃上,看着陌生的街景飞速倒退。 公寓在曼哈顿上西区,一栋有着古老门楣和崭新内部的大楼。推开门,巨大的落地窗正对着中央公园一角,早春的树木呈现出油画般的浓郁色彩。房间崭新,昂贵,弥漫着新家具和消毒水的混合气味,像一套精致的样板间,冰冷,没有一丝烟火气。 江承彦的助理放下钥匙和一沓厚厚的文件——入学资料、公寓手册、紧急联系人清单,事无巨细。 “有任何需要,随时联系这张名片上的电话。”助理的声音客气而疏离。门轻轻关上,隔绝了外面走廊偶尔经过的脚步声。 楚夏没有开灯,任由暮色一点点吞噬掉房间里的轮廓。她把自己扔进客厅那张巨大的白色沙发里,蜷缩起来。 身体的疲惫沉重地压下来,但脑子却异常清醒,像一块被擦得太亮的玻璃,清晰地映照出别墅里江肆那双冰冷刺骨的眼睛,映照出他最后那些锥心刻骨的话。 身体的记忆是固执的,腿根深处隐秘的酸胀感,在此刻死寂的空间里,尖锐地提醒着那些疯狂纠缠的夜晚。 她闭上眼,试图把这些影子驱逐出去。没用。喉咙深处哽着一团坚硬的东西,吞不下去,也吐不出来。 她最终只是蜷缩起来,脸埋进膝盖冰冷的布料里,肩膀无声地起伏。只有压抑到极致几乎听不见的抽气声,在空荡荡的奢华囚笼里,微弱地回荡。 她打开行李箱,拿出那几张被压在箱底的照片,山里民宿的漂流时遇险江肆紧张的神情,溪流边、篝火旁江肆隔着人群望过来的眼神。指尖冰凉,照片边缘硌着掌心。她猛地把它塞进抽屉最底层,用力关上,发出一声闷响。 适应开始了。语言不是问题,小时候跟着母亲满世界跑,英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都像母语一样自然流淌。她cao着流利的英语、法语在超市货架间穿梭,在面包店点单,在邮局寄东西。动作流畅,表情得体,像一个熟练的异乡客。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,每次刷卡时指尖的冰凉,每次站在陌生路口分辨方向时心头那瞬间的茫然停顿,每次回到那间巨大而冰冷的公寓,反锁上门后骤然放松又骤然紧绷的孤寂感。 她没立刻入学。哥大艺术史与视觉艺术专业的秋季学期九月才开始。楚离托人找了关系,让她提前完成了国内高中的毕业认可,这给了她几个月喘息的时间。 她没闲着,用画画填满白天。中央公园的长椅上,她画那些悠闲遛狗的老人;布鲁克林大桥下,她画港口生锈的起重机;大都会博物馆的埃及馆里,她画那些沉默千年的法老雕像。 她仰头看着那些冰冷的石像空洞的眼窝,导游耳机里传出的解说词在耳边嗡嗡作响,讲着几千年前的生死与信仰。她停下脚步,手指在玻璃展柜上划过,留下淡淡的指纹。 旁边一对年轻情侣依偎着低声说笑,女孩指着拉美西斯二世的脸颊说了句什么,男孩笑着亲了亲她的额头。楚夏猛地别开脸,快步走向下一个展厅,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了一下。 铅笔在素描本上沙沙作响,线条流畅,构图精准,只有她自己知道,下笔时指尖偶尔的颤抖,会泄露一丝心不在焉。 画累了,她就走。漫无目的,穿过苏豪区挂满涂鸦的巷子,走过华尔街冰冷肃穆的铜牛,在唐人街拥挤嘈杂的点心店里买一盒虾饺,味道远不如南城那家老字号。辣味在这里变得温和,牛rou也少了记忆里的那股韧劲。她试过几家标榜“正宗川菜”的馆子,红油guntang,辣椒铺满,吃下去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,像隔靴搔痒,烧不到心底那片冰冷的地方。 楚夏漫无目的地度过了纽约的冬天和春天,渐渐从冰封的环境中走出来,恢复正常。只是纽约的第一个夏天,不同于前一年的炽热,在她准备开学的忙碌中悄然度过。 程妍的信息总在深夜抵达,带着东八区阳光的气息。 【夏夏!我们军训结束了!晒成黑炭了!林岳新那混蛋的军校离我们学校就隔两条街,但跟隔了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