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六章 暗流涌动 (第2/5页)
示了杨骏严格控制宫禁的事实,将矛指向了杨骏。 王虔目光微凝,缓缓点头:“杨太尉……确是尽责。只是,过犹不及啊。”他叹息一声,“如今新帝年幼……呃,新帝仁孝,还需我等臣工多多辅弼才是。” 他差点说出“年幼无知”,及时改口,但意思已然明了。清流势力对杨骏的专权跋扈同样不满,而对傻皇帝司马衷,他们恐怕更多是无奈。 两人又闲聊了片刻,多是谈论诗词书画,王虔并未再深入探问朝局秘辛,但彼此的态度和立场,已在言语交锋中试探得差不多了。 临走前,王虔意味深长地看着潘安,道:“潘公子非常人也。如今时局维艰,望公子能坚守本心,好自为之。若有时……或可多与景风往来。年轻人,总该多些朋友。” 这是明确的拉拢信号了! 潘安恭敬道:“常侍教诲,晚辈铭记于心。景风兄雅量高致,晚辈亦心向往之。” 送走王虔,潘安站在书房门口,心中渐渐明朗。 太子妃王氏家族,或者说以王虔为代表的清流势力,对杨骏的专权深感不安,他们或许并不喜欢贾南风,但更警惕杨骏。他们正在暗中寻找盟友,甚至不惜接触自己这个“贾党”人物。 而自己,或许可以在这两股甚至多股势力之间,扮演一个更灵活的角色。 他抬头望向皇城方向,嘴角勾起一抹弧度。 乱局之中,左右逢源,火中取栗,方显英雄本色。 这盘棋,越来越有趣了。而他的下一步,该如何走呢? 或许,该再去会会那位富可敌国的老朋友了。石崇的消息渠道和财力,在这种时候,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。 送走王虔后,潘安并未在府中多做停留。王虔的来访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:太子妃王氏家族及其代表的清流势力,正在积极寻找破局之道,甚至不惜与“贾党”边缘人物接触。这意味着朝堂上的暗流已经汹涌到一定程度,随时可能爆发。 而爆发点,很可能就在杨骏与贾南风之间。自己掌握着“魂堕香”这个关键证据,如同一把双刃剑,用得好,可左右逢源,用得不好,便是粉身碎骨。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,更需要一个能够快速将信息转化为行动力的渠道。石崇,这位富可敌国、消息灵通且与贾南风关系密切的豪富,无疑是最佳人选。 “备车,去金谷园。”潘安对潘吉吩咐道,“若有人问起,便说我哀思先帝,心绪不宁,出城散心。” “是,老爷。” 马车驶出潘府,穿过依旧弥漫着肃杀气氛的洛阳街道。国丧期间,虽无明文禁止宴乐,但权贵们大多闭门不出,市面显得冷清了许多。 金谷园却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影响,依旧极尽奢华,只是门前车马稍显稀疏。守门仆役见到潘安的马车,立刻殷勤迎上,显然早已得到吩咐。 “潘公子,老爷已在‘聚宝轩’等候多时了。”仆役躬身引路。 潘安微微颔首,随着他深入园中。此次并非前往以往那些宴饮或yin乐的场所,而是来到了一处守卫格外森严、环境清幽的独立院落。院门匾额上写着“聚宝轩”三个鎏金大字,透着一股铜臭与风雅交织的奇特气息。 踏入轩中,只见内部陈设竟不似外表那般奢华,反而颇为古朴雅致,多以紫檀、沉香木为主,博古架上陈列着各色古玩玉器、奇珍异宝,每一件都价值连城。石崇今日也未着华服,只是一身宽松的锦袍,正拿着一个放大镜,仔细端详着一尊青铜古鼎。 见到潘安进来,他放下放大镜,哈哈大笑着迎上来:“安仁来了!快快快!看看老夫新得的这尊商周饕餮纹鼎!可是花了老大价钱从一伙摸金校尉手里淘来的宝贝!” 他依旧是一副献宝的兴奋模样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